“江阴信用+税务:联合纳税信用等级评价,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来源:南京-信用网-信用动态 纳税信用等级评价是国地税根据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依法将纳税人评价为不同的纳税信用等级,进行分类管理的一项制度。纳税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落实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国家税务总局《纳税信用管理办法》、《江苏省税收失信行为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税收信用建设精神,在江阴市范围内加快建立褒扬守信、惩戒失信的常态化良性税收发展机制,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江阴市国税局围绕“诚信江阴”建设总目标,紧密结合税收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不断加强税收信用体系建设,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一、优化流程,联合纳税信用评价更科学 一是指标更详细。从国税总局2003年发布《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到2014年发布《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以及2015年的《关于明确纳税信用管理若干业务口径的公告》和2016年《关于完善纳税信用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指标更详细、更严密、更科学,更具有操作性。二是评价更精准。以前,国地税根据指标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进行人工评价,人为因素大,缺乏严谨性。2015年通过系统进行评价,2016年通过金三系统进行国地税联评,减少了主观因素,评价结果更为准确。三是流程更科学。评价周期由原来的两年一期转为一年一期,并实现了按月开展信用级别的动态调整。 二、加强组织,高质量完成联合纳税信用等级评价工作 2017年国地税联合通过金三系统对2016年的纳税人进行信用等级评价,国地税纳服部门成立纳税信用联合评审小组,充分沟通,积极协调。国地税通过纳服微信公众号、12366、办税厅加强宣传,编制信用等级的热点问题汇编等,将评定标准以及奖惩措施告知纳税人,让纳税人充分了解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对企业正常开展经济活动的重要性,从而配合和支持纳税信用的评定工作,为评定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国地税在信用等级发布前,反复核对各类指标,把握工作流程和进度,做到评定工作的科学、规范、有序。2017年国地税参评户数3.78万户,评价户数2.10万户,评价比例为55.56 %,其中A级纳税人0.29万户,B级纳税人1.58万户,C级纳税人0.15万户,D级纳税人0.08万户;A、B级纳税人合计1.87万户,占比89.05%。 三、分类管理,强化纳税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内部应用 2017年,国税局对首批2642户涉嫌失信纳税人进行了核实确认,促进纳税人诚信自律和自我发展。一方面,对D级纳税人采取列入重点检查对象,提高检查频次,领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按辅导期管理、违规行为从重处罚等措施实施严格监管;2017年,对333户有增值税专用发票票种的D级纳税人,调整了领用份数和开票限额,共对19户D级纳税人按处罚较高标准进行处罚。另一方面,对信用等级较高的纳税人,税务部门提供较为便利的服务。ABC三级纳税人取消增值税发票认证, 2017年纳税人通过平台确认发票的占认证发票的70%以上;对A级纳税人可以一次领用三个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按需领用;2017年,AB类企业及其他低风险纳税人可以通过电子税务局申请邮寄发票。 四、联合激励,让守信者一路通畅 国地税部门信用等级评定后,积极与各部门进行信息交换,加强税收信用信息运用,对守信企业实施联合激励,根据需要提供税收信用信息查询。随着纳税信用的宣传与推广,评定的信用信息广泛应用于社会信用体系。2017年为江苏制造突出贡献奖优秀企业和先进个人、纳税环保评级、第十二批无锡市AAA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市葡萄酒协会、市文化传媒协会、市粗纺呢绒行业协会、市商会提供123户纳税信用查询。江苏国税与江苏银行联手,2017年有166户次A、B级信用等级企业通过江苏银行“税E融”获得8313万元的贷款额度。江阴地税和江阴农商行联手推出“税信贷”,2016年以来共向1530户纳税人发放20.3亿的贷款。 五、失信惩戒,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随着社会诚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推进,社会各行业越来越重视纳税信用等级,34个中央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合作备忘录》,纳税信用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单位因为纳税信用等级低在竞标、评先、贷款等方面受到限制,纳税信用等级问题已经影响到了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2017年有37户纳税人向税务部门提出了补评或复评。2017年以来,市国税局配合市文明办、信用办发布以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与应用为主题的诚信“红黑榜”,实施联合激励和联合惩戒;向信用办、公安出入境管理中心传递4批760余户次欠税、重大违法、阻止出境备案信息,28500余户次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信息。
文章分类:
信用动态
|